汽车芯片经销商遭立案调查 剑指哄抬炒作价格乱象
证券时报记者 毛可馨 阮润生
部分汽车芯片经销商哄抬价格的问题遭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。在监管出拳重击背景下,芯片股出现重挫。8月3日,Wind芯片股跌幅达到5.09%,创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。其中,国民技术(34.140, 0.14, 0.41%)下跌14.70%,长川科技(48.940, 2.07, 4.42%)、中微公司(190.600, 2.93, 1.56%)、北京君正(161.430, 9.55, 6.29%)、富满电子(136.240, 4.26, 3.23%)等跌幅也超过10%,另外,兆易创新(203.850, 5.85, 2.95%)、北方华创(362.010, -0.33, -0.09%)、上海新阳(54.520, 0.82, 1.53%)等龙头股也遭受跌停。
业内人士预计,“芯片荒”是产生价格乱象的大背景,监管出手整治或将有利于理顺汽车芯片价格体系,不同领域缺货的缓解时间有一些分化。另一方面,缺芯涨价对于中间商是把“双刃剑”。
监管部门剑指
汽车芯片经销商
8月3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,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、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,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,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。下一步,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,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,严厉查处囤积居奇、哄抬价格、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。
“汽车芯片经销商哄抬价格的现象的确存在。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,部分车企开始高价囤货,其中一些是通过博世、大陆等一级供应商向芯片厂拿货,而需求大、资金充裕的车企甚至会直接去买芯片。经销商在其中有利可图,就会配合高价出货,甚至囤积居奇、炒作价格。”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记者。
张翔认为,此次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是利好消息,有利于规范汽车芯片的价格体系,降低下游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的采购成本。“趁着‘芯片荒’的热度,一些小型电子芯片商贩甚至会以次充好,把旧的芯片翻新后拿去卖掉,这种现象是需要严厉打击的。”
缺芯涨价
变成“双刃剑”
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公告来看,本次矛头指向了芯片的中间流通环节。而这一领域,今年以来矛盾高发。不仅中小厂商饱受缺芯涨价困扰,呼吁抵制恶意涨价,也有龙头公司诉诸司法途径寻求解决。
香港高院的公开诉讼资料显示,闻泰科技(110.370, 4.00, 3.76%)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于今年6月21日提起诉讼,以违反合同定价方案和调整政策等,向香港高院状告其分销商周立功电子,诉讼总金额高达3700多万美元。这是继起诉中国电子器材国际有限公司之后,安世半导体对代理商发起的第二起诉讼案件。
据接近公司方面人士透露,目前案件在等待开庭。
就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参与“炒货”问题,IC分销龙头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指出,这种短期炒作行为很难长久;因为未来芯片价格一旦回归正常,下游客户马上就会替换掉曾经囤货炒作的代理们;至少分销环节来看,“即便现在缺货,我们的库存也只会控制在1~2个月水平。”
整体来看,“缺芯涨价”对于分销商而言是个“双刃剑”:一方面,在缺货背景下,下游客户更加倚重分销商,以获取更强的供应链支持;另一方面,由于缺货,下游需求被压制,导致分销商处于“无货可卖”的境地。
“芯片供应充足的话,会多卖一倍。”作为深圳华强(16.190, 0.19, 1.19%)旗下子公司,湘海电子董事长杨林介绍,本轮缺货的重灾区是在物联网领域;而且从行业长期趋势来看,缺货将是个长期问题。
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,A股芯片分销商业绩普遍向好。作为龙头公司,深圳华强预测,在5G、物联网技术加速普及,以及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深化等因素推动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,公司各项业务的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强化,上半年公司盈利近4亿元至5亿元,同比增长40%~80%。
作为被动元器件分销商,商络电子(19.340, 0.14, 0.73%)也表示在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推动,电子行业景气度上升,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将实现1.23亿元~1.35亿元,同比增长44.55%~58.65%。
另外,力源信息(6.170, 0.09, 1.48%)上半年净利润实现1.81亿元,同比增长近七成;润欣科技(8.570, 0.34, 4.13%)上半年净利润实现213万元,同比增长六成。
“芯片荒”提速国产化
经销商哄抬价格的土壤在于“芯片荒”,其范围波及全球,且由汽车蔓延到消费电子、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。
具体到汽车领域,“芯片荒”的原因在于车企对销售走势的误判。2020年年初,国内汽车销量受疫情影响大幅减少,多数车企据此对未来销量持保守预期,进而压缩零部件供应需求。但国内车市在2020年下半年出乎意料地快速反弹,而这时芯片产能已经被消费电子抢占。与此同时,汽车智能化、网联化的趋势增加了对半导体元件的需求,进一步加剧“芯片荒”。
芯片告急之后,大众、戴姆勒、本田、日产等头部车企从去年底开始纷纷减产甚至停产。根据IHS Markit预测,芯片短缺将导致最大的汽车市场——中国在第一季度减产25万辆,欧洲将减产10万辆,而北美、日本、印度的汽车产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全球新能源车龙头特斯拉一样受到芯片短缺的困扰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近期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,全球芯片短缺仍将继续且很严重,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,特斯拉的增长将取决于供应链中最缓慢的部分。
“国外车企生产的汽车普遍电子化程度更高,单车芯片数量更多,因此芯片短缺对生产的影响更加直接。”张翔称,车企也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“芯片荒”的影响,比如减配一些高端车型的功能、减少低利润车型的生产以及调节生产节奏等。
汽车芯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类别,其中MCU(微控制器)是主要缺货品种。
目前,台积电MCU产能一家独大,出货量约占全球出货量的70%。在主机厂要货压力下,台积电调配产能,汽车业务收入在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增加63%,2021年第一季度再环比增加31%至5.1美元。兴业证券(9.690, -0.02, -0.21%)据此做出预判称,考虑从台积电晶圆代工到最终主机厂使用芯片生产时间周期在5个月左右,预计汽车芯片供给今年第二季度末开始恢复,第三季度有望大幅好转。
另外,深圳华强董秘王瑛向记者表示,缺货主要集中在晶圆类芯片,而且最低端的最缺,保守估计会将持续到年底。
从事物联网芯片领域的乐鑫科技(262.460, 26.90, 11.42%)高管则表示,预计缺芯2023年有望得到缓解。
另一方面,国内科技企业也在芯片国产替代的浪潮中迎来机会,或将在未来支持国内汽车芯片的供应。
人工智能芯片厂商地平线近日在上海发布其第三代车规级芯片征程5。地平线表示,征程5芯片于今年5月流片成功,通过各类测试后,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量产。目前已经有上汽集团(19.030, 0.28, 1.49%)、长城汽车(61.450, 2.33, 3.94%)、江汽集团等8家国内车企成为征程5芯片的首发意向合作伙伴。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10英国 XOR 奢侈品手机品牌登陆中国市场
- 01-10英国 XOR 奢侈品手机品牌登陆中国市场
- 01-05亚马逊云科技陈晓建:云计算的价值在生成式AI的今天被放大
- 01-05统筹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,我国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
- 01-05为光伏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!我国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第一
- 01-05我国5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
- 01-05机器人2023年度报告,这一年圈内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件?
- 01-05英特尔宣布成立新AI公司“Articul8”,专为企业客户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
- 01-05卡西欧将推出按生存环境要求设计的G-SHOCK手表
- 01-02艾瑞: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银行APP监测报告